|
现代社会,随着经济的发展,大家的日常饮食越来越丰富,伴随这人们饮食的丰富高血压也随之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,而且高血压是引发心、脑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,可导致脑卒中、心肌梗死以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。所以,监测血压变化,尽早识别高血压,积极接受科学的治疗,具有重要意义。
高血压患者身体若出现这4个异常,说明血压已经"超标",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
异常1、失眠、烦躁
血压持续升高,会导致大脑皮层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,间接导致入睡困难,或者睡着后容易惊醒、容易做噩梦、失眠等症状。
血压升高,自主神经的活动增加,导致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,也可能导致入睡困难,若频繁出现入睡困难,要及时就医。
异常2、头晕头痛
假如发现自己总是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,就要警惕血压"超标"了。
由于在血压升高的过程中,血管压力增大,脑部组织神经或血管受到伤害,就会产生头晕头痛的症状。
通常情况下, 在血压控制稳定的时,此种情况就会得到改善。
异常3、肢体麻木
在血压升高明显时,多数的不良症状会频繁出现,特别是肢体的麻木表现会比较明显。肢体麻木和多方面因素有关,不排除是血压过高引起,特别是缓进型的高血压,其临床常见表现就是肢体麻木。
在血压升高的刺激下,血液循环可能受到阻碍,所以,肢体部位会有麻木感出现。如果了解到这种信号,应该及时检查血压,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血压控制,方可避免血压升高或威胁健康。
异常4、耳鸣
很多病理性成因会导致患者出现耳鸣症状,包括高血压。
高血压会导致内耳动脉硬化、痉挛,最终因为供血不足使听觉神经功能退化,导致耳朵出现断断续续、嗡嗡作响的声音,就像水车来回转一样的声音。
建议:患者单独的耳鸣症状无法作为判断血压升高的标准,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。
平时,患者测量血压时,应避免以下6个误区
在门诊测量血压时,坐姿和测量方法都会导致血压读数偏高,导致误诊。
误区1、憋尿
受测者在憋尿状态下,可能导致血压读数约偏高10~15mmHg。所以,患者在测量血压之前应该排空膀胱。
误区2、坐姿不正确
受试者的坐姿不正确,包括懒散、背部或下肢缺乏支撑等情况,可能造成血压读数约偏高6~10mmHg。测血压时,应该靠在椅背上,双脚平放在地板上。
误区3、手臂悬空
受试者的手臂悬空,这可能导致血压读数为数约偏高10毫米汞柱。测量血压时,手臂应平放在桌子上,这样可以使上臂的中点与心脏齐平。
误区4、袖口太小太紧
测量血压时,袖口过小且过紧,可能导致血压读数为数约偏高2 ~ 10毫米汞柱。应根据受试者手臂的周长选择合适尺寸的袖口。
此外,袖带下缘和肘部之间的间隙应为1~2厘米,一个手指应自由插入袖口和手臂之间。
误区5、讲话
测量血压时受测者问问题、回答问题以及打电话等,均会导致血压读数约偏高10毫米汞柱。测量前、测量时以及两次测量之间都应该避免交谈,保持安静。
误区6、翘腿
测量血压时受测者翘腿,可能使血压读数约偏高2~8毫米汞柱。因此,患者在测量血压时不要翘腿,双脚应平放支撑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